发布日期:2025-11-13 浏览次数:
当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遇上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稻香社区联合河埒中心小学推出的“对画大师”系列艺术课堂正式拉开帷幕,通过“家校社”联动模式,为社区美育教育开启了全新篇章。
点彩魔法:当帆布包遇见新印象派
首期活动中,稻香社区活动中心内欢声笑语,色彩飞扬。河埒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受邀参与,以“点彩画”为创作手法,用缤纷的丙烯马克笔在帆布包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共创之旅。
“对画大师”系列活动旨在拉近孩子们与艺术大师的距离,让经典名画不再遥不可及。点彩画作为新印象派的代表技法,以细腻的色点并置、叠加,营造出光影交织的视觉效果。而丙烯马克笔色彩鲜艳、出墨流畅的特性,恰好能完美复刻这种细腻笔触,同时尤为适合孩子们上手。
活动现场,美术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点彩画的起源与代表画家修拉、西涅克。在名画赏析环节,老师重点展示了西涅克的《阿维尼翁傍晚》,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如何由无数色点组成,远看时眼睛自动完成“调色”的魔法。
孩子们人手一套丙烯马克笔,在老师指导下,于纯白帆布包上开始了自己的点彩创作。与传统颜料不同,丙烯马克笔让“点彩”过程变得更加纯粹和充满乐趣。他们无需调色盘与画笔,直接手握马克笔,用笔尖细致地点缀在帆布上。他们或临摹名画片段,或放飞想象,描绘心中风景。
孩子们神情专注,每一次落笔都诞生一个饱满的色点。无数个红、黄、蓝、绿的小点渐渐汇聚,原本朴素的帆布包上,奇迹般地浮现出斑斓的画面:莫奈的睡莲在点彩中摇曳生姿,梵高的星空幻化成童趣的梦境,更有江南水乡、春日花园在孩子们的笔下熠熠生辉。
“用马克笔一点一点画,就像在包包上种满了会发光的小星星!”一位四年级学生兴奋地分享着她的创作感受。

指尖重塑:黏土里的文艺复兴
紧接着,“对画大师”第二期活动再度点燃了孩子们的艺术热情。当文艺复兴时期的传世名画遇上软萌轻黏土,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撞上天马行空的童趣,孩子们用双手“重塑”《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珍珠光晕。
活动伊始,工作人员以童趣的语言带领孩子们走进艺术殿堂,结合画作背景,生动讲解《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与柔和的光影层次,解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静谧的氛围与经典的色彩搭配。孩子们睁大眼睛,在沉浸式欣赏中感受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的独特风格。
理论铺垫后,便进入动手实践环节。工作人员详细演示了轻黏土的揉、搓、压、捏等基础技巧,从肤色调配到服饰纹理,从五官塑造到细节装饰,一步步引导孩子们将平面画作转化为立体作品。孩子们听得认真、做得投入,指尖翻飞间,软乎乎的黏土逐渐变成了形态各异的“蒙娜丽莎”和“戴珍珠耳环少女”,有的还原了经典构图,有的加入了个性创意,每一件作品都充满童真与巧思。
创作结束后,孩子们兴奋地举起自己的黏土作品合影留念,一张张笑脸与手中的“艺术杰作”相映成趣。这场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经典艺术的魅力,更在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审美思维,让艺术启蒙在趣味体验中自然发生。

家校社联动:构建美育新生态
稻香社区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对画大师’课堂,打破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看着孩子们用最现代的丙烯马克笔,演绎最经典的点彩技法,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日用艺术品,这正是我们倡导的‘生活美学’。”
“对画大师”系列活动不仅是绘画技法和手工技能的学习,更是社区与校园的美育联动。这种“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边界,让艺术教育从学校课堂延伸至社区空间,构建了更为立体的美育生态系统。
这两场活动让孩子们意识到:艺术大师不是遥不可及的“云端存在”,而是可以用双手“对话”的创意伙伴。经典名画不必困在画框里,而能在生活中绽放新的可能。

据悉,本期活动完成的创意帆布包和黏土作品将被孩子们带回家,成为他们艺术启蒙的美丽见证。稻香社区“对画大师”系列课堂还将继续推出版画、拼贴等不同形式的艺术共创活动,为社区青少年开启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奇妙窗口。
未来,稻香社区与河埒中心小学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出更多优质文化活动,让艺术走进生活、点亮童年,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更多美学力量,共同谱写“家校社”联动美育的新篇章。(滨湖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