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红色基因润童心 薪火相传育新人 ——惠山区玉祁街道关工委推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5-10-21         浏览次数:

  爱国主义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是滋养青少年成长最为深厚的土壤。如何让这份家国情怀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概念,而成为可触可感、生动鲜活的信仰力量?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关工委着力构建起以阵地为依托、以人物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让红色火种在青少年心中点燃,让精神传承在真情互动中延续。

  一、深耕红色沃土,打造“行走的课堂”

  玉祁,这片有着六千余年文明积淀的沃土,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脉,更是一座蕴藏红色基因的宝库。青城导社纪念馆、孙冶方纪念馆、薛暮桥故居、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珍珠般散落其间,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革命火种与家国情怀。玉祁街道关工委将青城导社纪念馆作为青少年追溯红色起源的“第一课堂”,引导他们在参观过程中直观感受先辈们启发民智、为党和人民事业勇当先锋、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在孙冶方纪念馆和薛暮桥故居,街道关工委不仅介绍两位经济学泰斗的学术成就,更着重讲述他们年少时如何立志救国、毕生恪守“为真理而奋斗”的感人故事,引导青少年感悟学者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烈士陵园则成为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一场场庄严的祭扫和主题纪念活动在此举行,让青少年在缅怀英烈中铭记历史、砥砺报国之志。年均逾万人次的接待量,见证了玉祁街道如何将红色的种子“播”进心田,让奋斗的精神“融”入血脉,为青少年打好人生底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在巩固传统阵地之余,玉祁街道关工委更将目光投向身边的“活历史”,创新打造抗美援朝老兵家园。玉祁的抗美援朝老兵是珍贵的精神财富,目前健在的老兵共有17人,其中11人居住在玉祁,其余6人分布在上海、苏州、山东等地。受子女不在身边、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老兵们难以实现和战友相聚的心愿。为此,玉祁街道在蓉湖村祠堂村25号老兵吴祥宝家中,精心布置一处抗美援朝怀旧屋,并定期组织青少年开展“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主题活动。自2022年10月25日建成以来,抗美援朝老兵家园平台作用发挥明显、活动成效显著,累计接待1500余名青少年,逐步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阵地。

  二、致敬英雄楷模,树立鲜活学习榜样

  人物是历史的亲历者,更是革命精神的承载者。他们的亲身经历,就是最生动、最感人的爱国主义教材。玉祁街道关工委高度重视本土英雄楷模的育人价值,着力发掘、关爱并宣传这些“身边的榜样”,让英雄的故事走出书本,成为青少年可感、可触、可学的精神源泉。

  其中,抗战老兵作为国家的宝贵财富和民族的英雄,以其真实的战斗历程,为青少年了解历史、传承精神提供了鲜活载体。惠山区唯一在世的玉祁籍百岁抗战老兵施宝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曾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枪林弹雨中为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贡献了青春与热血。玉祁街道关工委多次邀请施宝芳老人走进中小学课堂,为孩子们讲述烽火岁月的战斗经历。他向孩子们展示珍藏多年的老物件,每一件都镌刻着历史的印记,伴随他穿越战火与时代。孩子们通过触摸这些实物、聆听这些故事,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中的家国情怀。

  抗美援朝老兵冯培初、吴正明、吴祥宝等同样用他们的人生书写着忠诚与担当。作为曾经奔赴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战士,他们在冰与火的考验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无畏。玉祁街道关工委高度重视这些“活着的历史档案”,定期邀请老英雄们走进校园、走进村(社区),为青少年们动情讲述当年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经历。老人们用朴实的语言,描述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如何坚守阵地、保卫和平,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青少年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做“最可爱的人”,什么是对祖国的无限忠诚。通过真实可感的情境化教育实践,玉祁街道关工委让英雄楷模的故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持续激励着青少年铭记英雄历史、珍惜幸福当下、奋力开创美好未来。

  三、丰富实践体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感染力

  活动是连接历史记忆与当代青少年的重要桥梁,也是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路径。玉祁街道关工委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理念,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国家认同、培育家国情怀、磨砺奋斗精神。

  “五老”宣讲与法治教育融合。街道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组建了由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等28人组成的宣讲团,面向青少年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宣传普及工作。成员许永瑶精心撰写《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宣讲稿,通过30余场专题宣讲,系统解读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在“童声嘹亮 薪火长歌”——无锡市中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活动现场,抗美援朝老兵吴正明动情讲述战友李家发英勇牺牲的事迹,全市500余所中小学、80余万师生通过现场和网络同步收看,用真实故事生动诠释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这些生动实践,有效引导青少年自觉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传承者和实践者。

  研学实践与讲解传承融合。玉祁街道关工委创新实施“双向培养”实践模式,将主题研学与讲解实践有机融合。一方面,依托本土红色阵地,精心设计红色研学路线,组织青少年利用寒暑假带着任务开展参观、采访活动,使他们从被动的聆听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在真实场景中深化历史认知。另一方面,在青城导社纪念馆系统培育“红领巾讲解员”,通过专业培训让青少年成为红色故事的传播者。这些小讲解员已为各类青少年团队提供讲解服务350余人次,在从“学”到“讲”再到“传”的蜕变过程中,既锻炼了综合能力,又实现了自我教育和共同成长,使爱国主义精神在双向互动中深植心田、代代相传。

  线上传播与线下实践融合。玉祁街道关工委创新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推动数字传播与传统实践深度融合。一方面,开设“老兵直播间”,邀请抗美援朝老兵冯培初、吴祥宝等走进云端,通过真实故事讲述战场经历,吸引千余名青少年在线互动,实现红色历史“云端共享、实时传递”。另一方面,精心筹备抗战主题演讲比赛,组织青少年通过查阅史料、创作手抄报、实地参观等方式深化历史认知,并鼓励他们站上舞台抒发家国情怀。活动以“聆听感悟”和“主动表达”强化教育效果,不仅拓展了教育覆盖范围,还深化了青少年的情感体验。

  红色基因,在玉祁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于新时代青少年心中蔚然成荫。玉祁街道关工委以阵地为根、人物为魂、活动为桥,构建起有形、有情、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新格局,让爱国的种子在实践滋养中生根发芽,让精神的火炬在代代相传中熠熠生辉。(惠山区玉祁街道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