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动态 »新吴区 » 正文

新吴区江溪街道关工委开展"探科研•寻红韵•传匠心" 行走的课堂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11         浏览次数: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孩子们对知识与探索的渴望。近日,新吴区江溪街道关工委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行走课堂”。30名青少年与“五老”同行,在“老少同声爱国情 同心奋进新征程”——“探科研・寻红韵・传匠心”活动中,开启了一次触摸历史、感悟精神的旅程。通过寻访抗战遗迹、聆听烽火故事、体验非遗技艺、动手科技实践,在行走中感知历史的温度,在互动中理解奉献的价值,度过了一个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并重、红色记忆与文化传承交织的充实夏日。

  科技赋能未来,探索生态前沿

  江溪街道关工委坚持以科技创新教育赋能未来,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生活,为青少年构建科技与人文底色并行的成长路径。本次研学活动以此开篇,前往江南大学东氿校区环境与生态学院参观。青少年与“五老”在高校教师带领下参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科研场馆,从精密的分析仪器到前沿的科研成果,从生态修复的模型展示到环境监测的现场应用,直观感受到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在心中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精神血脉

  胥井村红色文化村落如满怀深情的老者,讲述着有关民族新生的峥嵘岁月。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以文字记录、历史实物为触媒,唤醒时代记忆、赓续不熄星火,生动还原抗日战争时期本地军民英勇抗敌的过往。大家沿着红色文化村落的小径,聆听讲解员深情讲述当年的抗战故事和英雄事迹,于行走中触摸历史,感悟家国情怀。红色记忆变得生动可感,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成为滋养青少年心灵的不竭动力。

  体验非遗匠心,传承紫砂文化

  青石板路蜿蜒、古窑遗址静卧,无声诉说着千百年间的匠心意志,默默沉淀着古老技艺的传承。大家踏上了著名的蜀山古南街“古陶青韵”青年学习社线路,由此深入了解紫砂艺术的渊源和发展,与当地手艺传承人、青年创业代表沟通交流,唤醒传统技艺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联结。在专业匠师的悉心指点下,大家揉捏陶土、打磨坯体,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紫砂作品,在同温同触的非遗紫砂工艺品体验中,于指尖心头感悟“一器一魂”的匠心精神。

  这是一场生动的“行走思政课”,是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以“老少同行”的特殊形式,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融入青少年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引导青少年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未来,新吴区江溪街道关工委将持续整合资源,打造更多“行走的思政课”,助力青少年在传承中创新,在奋进中成长。(新吴区江溪街道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