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19 浏览次数:
“今朝大清老早,姆妈起来搙点面粉,摑仔两碗面条,吃好后掮仔个鉃头铁鎝,手里还拿着只茻篮,连擐一只靫袋,到田横头去斫菜花.......”
在这平常的春日周末午后,甘露月溪书院一间教室里传来儿童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和朗朗的读书声。一个憨厚的老者,带着一群小学生,一句句诵读着人手一份的材料。咦?这是读的什么啊?这是顾建明爷爷在教孩子们正宗的甘露话呢!尽管上面有许多字他们并不认识,有些发音他们也觉得特别滑稽,怎么也学不像,可是正是这些激起了他们的好奇与兴趣。看,小朋友们一个个摇头晃脑、煞有介事地读着,显得饶有兴味、乐在其中。
顾爷爷告诉孩子们:“鹅湖方言”是家乡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日常语言,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隶属于鹅湖镇的甘露荡口,自古以来就民风淳朴、物产丰富,素有“金甘露、银荡口”的美称。因此说话语气比较和善随意,性格温和,人品文雅。鹅湖方言方得有棱有角,土话则土得温馨纯真。学会并讲好方言,是我俚甘露荡口人对祖先乡土风情的赓续,也是对历史文化和文明的传承。对于这些深刻的道理,孩子们或许只是似懂非懂,但乡音的美好却无疑让他们深深着迷。
“让我们来猜猜这是哪些地方?你可知道吗?”放下朗读材料,顾爷爷立马抛出了这些谜语:
1、雨落不湿脚
2、北面过来㫰衣裳
......
孩子们一个个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开始冥思苦想。
“干路(甘露)、南晒(南圩)......”他们一会儿为自己猜准了而欢呼雀跃,一会儿又为毫无头绪而暗自神伤。
“要不,再来听听这些如假包换的甘露版歇后语吧!”不一会儿,顾爷爷又搬出了新花样,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弄堂里拔木头——直拔直
2、癞痢头儿子——自家个好
3、盐盃头出蛆——呒人相信
......
孩子们浸润于形式多种多样的方言氛围内,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浑不觉得时间是过得那么急、那么快。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眼下环顾周围,好多孩子已经变得根本不会说本地话了。他们哪怕在家中,也是普通话。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与损失。
顾爷爷醉心于乡音传承,帮助孩子们学习和理解家乡话,既帮他们增添了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也有助于他们记住传统、留住乡愁。
(锡山区鹅湖镇甘露社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