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05 浏览次数:
技工学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浅谈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技工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无锡市人社局在市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将关爱工作融入到技工学校的学生管理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技工学校“四困生”比例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任务艰巨
无锡市现有技工院校15所,其中市区12所,江阴2所,宜兴1所。按办学层次份,其中技师学院4所,高级技工学校3所,技工学校8所。按办学性质分,其中公办6所、民办8所、企业办1所。现有在校生2.5万余人,2022年底有“四困生”1480人,其中学困生619人、贫困生462人、德困生260人、心困生139人。与其他学校相比,技工学校“四困生”占比高,管理难度也比较高。
其实,技工学校“四困生”占比高,不是技工学校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技工学校主要承担就业前的技能培训,为义务制教育完成后想就业的学生服务。随着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许多家庭不想让完成初中教育的子女上技校当工人,而是选择继续上高中,考大学。国家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前些年,我省的政策是初中毕业生上高中和上职教的比例是对半开,今年已到了七三开,也就是70%的初中毕业生可以上高中,30%的初中生只能上职校或技校。正因为这些原因,技工学校的生源出现了数量不足、质量下降的情况,并出现了如下特点:(1)学习能力不足,考不上高中;(2)家境条件好,父母溺爱,养成不良习惯,不想上高中;(3)家庭比较困难,认为上高中上大学费用高,想早点就业;(4)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学一门技能是个不错选择,放弃上高中而选择上技校,以新市民家庭为主,但是数量不多。(5)还有一些家长和学生冲着技工学校中的名校去,比如江苏无锡技师学院、无锡交通技师学院、中船澄酉技工学校等学校,他们认为上一般高中还不如名牌技工学校,但这种明知选择往往会因为思想不坚定而摇摆。正因为这些原因,考不上高中的学困生、有不良习惯的德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生成了技工学校的重要生源。而且,学困、德困和贫困生大多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又成了心困生。它们之间往往是表里关系,帮扶的难度比较大。
“四困生”是一个不稳定群体,可能会给学校的安全稳定、学生工作、教学管理等方面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会溢出学校影响社会。既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容易引发个人极端事件或社会治安等问题,学校管理压力很大,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任务艰巨。
二、按照先调后补的思路,探索技工学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路径
“四困生”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当然试图改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市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市人社局按照先调后补的思路,利用关工委的资源优势开展对四困生的帮扶工作。
1、突出“正行为”,根据青少年学生普遍崇拜解放军的心理特点,鼓励技工学校采用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严格校纪校规,规范学生的行为。
“正行为”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什么是规范的行为,这是“四困生”帮扶工作的第一步。中船澄西高级技工学校在全市技工学校中率先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学校强化以优秀退伍军人为主的学生管理员队伍,以军队的纪律规范学生,以军人的精神影响学生,以军人的作风感染学生。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开展新生军训、老生复训等入学教育,从早操、宿舍内务以及列队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纪律意识和作风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许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子女进校前有很多不良习惯,通过学校的教育后,回到家里像换了一个人,一致认为学校的教育方式好。该校的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成了学校招生的品牌,每年学校招生不用宣传,2周之内肯定招完;无锡市太湖技工学校自效仿澄西技校的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后,学生面貌也焕然一新;无锡宏源技师学院突出国防教育特色,推行“军校式办学、连队式管理”,将德育教育与国防教育有机结合,学院还组织学生专门成立校园督察队,每日对校园文明进行检查,学生进入学校就觉得自己要像军人一样受到严明的纪律约束;无锡天元技工学校将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不符合校规、缺乏自律意识的德困生纳入国旗班的前期训练中。学生一听到国旗班,就联想起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场景,以能进入国旗班为荣,自觉接受严格的训练。学校还特别注重老带新的方式,让已经适应国旗班训练的学生担任起带领和指导的角色,帮助新生们快速适应并融入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校发现国旗班对于德困生的转化效果非常明显,成为学校护旗手后,德困生的学生态度变得积极认真,举止文明规范,自律意识大大增强。
2、突出“调认知”,针对青少年学生辩别是非能力、自控能力相对薄弱的特点,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引导技工学校的学生建立起行为善恶的判断标准。
“调认知”就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建立行为善恶的判断标准,这是“四困生”帮扶工作的第二步。技工学校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走技能成才之路,首先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走守法之路。因此,加强对技工学校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是技工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是充实技工学校法治教育的领导力量。全市各技工学校普遍聘请公安、检察、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的同志为学校关工委“五老”成员,并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指导学校建立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制度,履行工作责任。指导学校的对法治教育进行规划;二是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思政课堂。市关工委法治教育报告团成为技工学校法治教育的主要师资。报告团成员主要由全市政法系统和熟悉法律的“五老”和志愿者组成,他们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让青少年学生懂得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是见义勇为,哪些事是违法犯罪。青少年学生通过认知法律,建立起行为善恶的判断标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是引导技工学校积极开展模拟法庭现场教学。在法官和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围绕身边出现的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网络诈骗、信用卡犯罪和毒品犯罪等问题,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编写案情、起草起诉书、设定审判流程。然后,由学生担任法官、检察官、辩护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展演,并由专家老师进行点评。模拟法庭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欢,每次展演结束后,许多同学仍然沉侵在法庭的审理过程中,离开前还要争相拍照留念;四是在技工学校开展法治教育示范班活动。去年,市中院关工委在我市园林技工学校等4所技工学校开展法治教育示范班的创建活动。示范班活动由法律讲座、法庭观摩、心理辅导、家长互动,法治班会等内容组成。市中院关工委对每个学校都制定了专项方案,抽调了专门力量,取得了典型示范的效果。通过示范班活动,同学们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得到增强,自觉守法意识得到提高。面对违法行为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成效明显。法治教育示范班还加强了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青少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突出“排恶习”,结合“四困生”转化要经历的醒悟、转变、反复、稳定等阶段,加强心理沟通活动,帮助“四困生”逐步排除恶习,回归正常的精神状态。
“排恶习”就是帮助“四困生”勇于排除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故态复萌,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因而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江苏省无锡技师学院对“四困生”的转化既重关爱,更重励志。学校建立困难学生转化档案,在帮助学生申领国家助学金的同时,对特别困难的学生还通过挤出办公经费来帮助减免学费。开发了一批适合未成年学生的报纸分送、图书整理、考务服务、短视频开发等勤工助学岗位,每月支付的费用达1万余元。同时,开设励志班,安排党员教师、学生干部,与“四困生”结对,帮助走出迷茫,重树人生发展的自信;无锡交通技师学院建设“六个一”的健心工程,即一个中心(心理教育服务中心)、一堂课(心理健康课)、一个月(心理健康教育月)、一个会(心理健康协会)、一份报(心理健康小报)、一个网站(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对“四困生”开展心理疗愈,被评为无锡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宜兴技师学院开展“四帮一”助学活动,即为每一名“四困生”,安排一名老教师、一位班主任、一位学生家长、一位优秀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全程辅导,帮助纠正不良习惯;江苏省交通航运技工学校组织退休老师成立“老少携手”志愿服务团,三年帮扶困难学生176名;江阴高级技工学校创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机制,发挥关工委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开拓有效途径,贯通学校、家庭、社会融合育人的新局面,该项目获评江阴市教育科研专项资金项目。该学校还与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合作开发的校本课程《幸福力》,帮助学生掌握对不良行为习惯的自我察觉、接纳释放、自我提升、改变重生的心理健康方法,增强自身积极向上的幸福力。
4、突出“补正气”,结合红色基因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匠精神培育,帮助学生凝心铸魂筑牢根本,补足正气奋发向上。
“补正气”就是向“四困生”传递正能量。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对“四困生”来说,只有经过“正行为、调认知、排恶习”,才能使“四困生”处于一种清心的状态,“补正气”才能入脑入心。全市技工学校积极发挥“五老”作用,在技工学校学生中开展“老少心向党、奋斗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许多学校隆重举办十八岁成人仪式,由德高望重的“五老”带领同学们举行成人宣誓,场面感人。许多学校积极开展“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我是祖国建设者”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报国的志向。无锡市协新技工学校建立“道德银行”,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方面细化打分,对在“道德银行”积分95分的学生,在评估方面优先考虑,激发学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无锡市行知技工学校以陶行知“四问”培养学生“四自”能力,引导学生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每天自己要“四问”,即: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并循序渐进制定“四问”细化表,不断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建立“四困生”帮扶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技工学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水平,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虽然技工学校不是人们的首选,但技工学校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存在有其必然性。我们也看到,除了公办的技工学校以外,超过半数的技工学校是民办的,办学经费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社会资源不足,有的还缺乏党的组织。这些都造成了技工学校解决“四困生”问题办法有限,成了学校比较头疼的难题。关工委介入“四困生”的帮扶,解决了技工学校的燃眉之急。通过扎实的工作,全市技工学校“四困生”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止2023年底,全市技工学校“四困生”有效帮扶1220人,转化率为82%。其中学困生转化529人,占85%;贫困生转化382人,占83%;德困生转化230人,占88%;心困生转化79人,占57%;帮扶工作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2023年以来,全市技工学校25000多名学生中没有出现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个人极端事件,没有发生因违法行为被公安司法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事件,全市技工学校学生实现“零欺凌”、“零犯罪”。
(市人社局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