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老风采 » 正文

桑榆未晚霞满天 —— 记江阴市长泾镇五老志愿者谢劼的事迹

发布日期:2025-01-03         浏览次数:

  在江阴市长泾镇,有这样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以笔为犁,以心为田,默默耕耘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天地里。他,就是五老志愿者谢劼,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的壮丽人生。

  流动学校润心田,义务宣讲显真情

  自2013年从教育岗位退休后,谢劼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毅然决然地站到了五老志愿者队伍的最前沿。他主动担当起义务宣讲员的重任,以“流动学校”的形式,进村进企,为基层党员、群众、企业职工送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讲座。11年来,他累计宣讲600多场,听众超一万人次,内容涉及时事政策、党史、革命斗争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谢劼善学善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制作水平和理论水平,从电脑打字到制作PPT,他都一一掌握。他任劳任怨,逢请必到,甚至不惜放弃休息时间,为企业送夜课30多次。他的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校外辅导育英才,创新形式展风采

  作为校外教育辅导站的负责人,谢劼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急青少年工作所急,想青少年工作所需,依托辅导总站和校站结合等渠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他创新形式,多举措组织学生开展节假日活动,如“五个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传承爱国精神,争做‘三有’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等。他还精心组织了“长泾镇青少年学生走村访企话巨变”、“乡村大课堂”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他每年坚持讲课20课时以上,直接参加听讲的中小学生和家长近2000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谢劼用他的辛勤付出,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

  “四联三延”创品牌,帮教观护显成效

  在该镇通利集团,谢劼担任关工委负责人和观护基地帮教观护员。他敢于创新,打造了“四联”、“三延伸”的通利关工委工作模式,亮出了“通利文化”,培育了“通利精英”,打造了“通利品牌”。

  他通过“党建引领关建”,实现了“四个联合”,为青工搭建了成长平台。公司每年对优秀青工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授予100多名优秀青工和9个团队“通利之星”荣誉称号,评选优秀青年标兵,为青工成长发展搭桥铺路,培育一支超强技能的“通利精英”,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不渴的动力。他自编自导自演各种文娱节目,丰富青工的业余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帮教观护工作中,他自编教材60多讲,生动讲解法律法规、道德礼仪等内容,使帮教对象能够认识自身错误,提高法治意识。从“一失足成千古恨”到“浪子回头金不换”,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成为许多工作岗位上的合格劳动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谢劼的辛勤付出,换来了通利关工委和观护帮教基地的显著成效。他的事迹,也得到了国家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的高度肯定。

  无私奉献树形象,老有所为谱新篇

  谢劼不仅在工作中无私奉献,更在生活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他依托通利公司延伸关爱工作的服务,建立了青工关爱基金会和东舜教育基金会,帮助有困难的青工和家庭。他还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如“情系通利,缘来是你”青工交友活动、“没有任何借口”系列读书活动、职工子女假期“彩虹课堂”等,让关工委服务真正走进青工心里,让青工安下心来为公司出力作贡献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谢劼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他的人生,如同一首壮丽的诗篇,激励着每一个人不断前行。

  如今,谢劼依然活跃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天地里,他的身影,如同一抹绚烂的红霞,照亮了长泾镇的每一个角落。他的事迹,也如同一首动人的乐章,奏响了新时代的最强音。

  (江阴市长泾镇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