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交流 »基层经验 » 正文

无锡检察未成年人检察部关工委以“1+1>N”推动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

发布日期:2024-04-15         浏览次数: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强化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责任意识,坚持以“1+1”内核驱动运行模式实现“大于N”体系建设效果,为探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积累了实践样本和经验。

  一、坚持“专业+专项”相融合
提升体系建设深度

  一是双向共建培育“一支队伍”。重视未检工作与社会组织对接的机构和队伍建设,全市共建成青少年权益保护协会2家,未成年司法服务中心7家,一站式司法办案中心12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站)、实践基地22个,链接社会群团组织24个。主动吸收大学教授、律师团体等加入未保专家智库,加强涉案未成年人及家庭“一对一”指导;联合相关单位、社会组织组建由社区人员、网格员、医护人员、妇联等2700余人构成的护未观察员、未成年人保护联盟、强制报告吹哨人的专业队伍。

  二是多维筹措设立“一笔资金”。建立多元、开放的资金保障机制,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募集相结合,2023年对79名未成年人进行救助。与公益创投等5个基金会开展合作,江阴市检察院成立全省首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慈善基金会并上线“腾讯”互联网平台,募集30.7万元;锡山区检察院联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设立“生命摇篮”未成年被害人关爱项目获市慈善总会立项。“澄爱护苗”基金救助相关做法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三是联动协同健全“一套流程”。以19家办案中心为实体,落实“一站式”办案模式,分流转处职责,形成检察主导、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以及社工“三路分流”的闭环式转介服务体系。细化社会组织接受检察机关转介个案的规则,出台规范性文件15件,制定工作文书模版22个。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开展控辍保学等专项工作,开展“少年蜕变营海豚回归”等系列主题活动164次,对267个涉案未成年人家庭进行指导。

  二、坚持“精细+精耕”相融合
强化规范运作力度

  一是落实落细社工培训管理。根据司法办案内在要求,联合团委、妇联等职能部门对司法社工进行培训16场次,开展《社会调查报告》文书评比活动,对50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设置个性化附带条件并全程监督考察,加强帮教效果督导。建立对社工组织的评价激励机制,对12名优秀社工、志愿者给予表彰奖励。1个社会调查报告获评全省优秀社会调查报告,1个案例获评全省未成年人优秀帮教案例。

  二是抓实走深社工社会服务。针对未成年人社会服务工作特点,引入社工组织参与帮教,去年共对176名罪错未成年人开展个性化帮教,开展社会调查120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157次,提供个案服务537次,49名矫治对象经过教育引导和自身努力考上大学。滨湖区检察院实施“勇者自新”行为偏差青少年矫治项目,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延伸延长基层护未触角。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将未成年人关爱工作措施落实到基层环节和组织末梢,提高工作实效。无锡市检察院联合17个部门出台《工作意见》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建立了社区人员、旅馆从业者等2000余人组成的网格员队伍,去年全市接收强制报告线索240件。滨湖区检察院与民政部门建立深度合作护未机制,在孙蒋社区设立未成年人检察保护驿站和青少年志愿服务基地取得良好成效。

  三、坚持“治理+智慧”相融合
培植体系创新厚度

  一是“特色化”打造实践基地。依托检企、检校共建推进基地建设,为司法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场所,2023年全市改建特色化基地3个,新建1个。江阴市检察院通利观护帮教基地集行为矫治、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链接周边家庭教育指导站、法治实践园,形成覆盖全市的“集成+点位”分级干预网络。

  二是“站点式”运作社会服务。将未成年人社会服务工作体系按照重点地域、群体、目标等进行拆解,以“站点式”运作方式打造特色服务项目,共实施站点服务项目21个,覆盖未成年人4万余人。梁溪区检察院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突出的酒吧街,运用智慧警务系统对重点人员进出重点场所进行警示提醒和干预,入选2023年度全市政法创新项目。

  三是“数字化”赋能检护平台。将未检数字化平台植入社会支持体系,助力解决信息流转、工作衔接、远程监督等问题,建成数字化未检平台5个,链接司法帮教等模块,同时将信息推送给护未观察员、社工等社会支持力量,惠山区检察院惠佑未来平台在全国未成年人检察专题研修班交流发言,在全省检察机关数字模型竞赛上获得二等奖。

  无锡市检察机关将全面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规范建设,提升服务影响力;继续整合资源多方联动,促进社会协作更加紧密;继续推动多层次体系建构,持续彰显融合效应。     

  (无锡市检察院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