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交流 »基层经验 » 正文

坚持问题导向 积极探索 校外教育“一站多点”办站新路子

发布日期:2019-09-29         浏览次数:

  锡山区关工委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关工委工作的主阵地、主抓手,办好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两年来,我们以校外教育“增强吸引力、提高参与率、扩大覆盖面、保持常态化”为目标,倾心尽力,坚持立足基层打基础,问题导向探新路,在基层部分村(社区)开展了校外教育辅导站“一站多点”的试点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该项工作已初见成效。

  2017年,经过6年的第二轮“五有五好”村(社区)关工委创建工作,我区由镇(街道)辅导总站、村(社区)中心辅导站和家庭辅导站组成的三级校外教育网络全面形成,各级校外教育辅导站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办站条件明显改善,办站质量有效提升,为顺利实施校外教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十多年的办站实践中,在每年的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全区的校外教育辅导站整体性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仍存在着几方面的突出问题:(1)校外辅导站的覆盖面不广,学生参与率不高。一些家长认为参加校外教育辅导站活动对孩子的学习帮助不大,宁愿花钱让孩子上社会的教育培训机构,校外辅导站出现生源荒。(2)部分村(社区)的校外教育辅导站质量上不去,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中心辅导站和家庭辅导站大多各自为政,互不相关;辅导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单调,缺乏整体的计划安排和管理。(3)常态化不到位,不少村(社区)中心辅导站和家庭辅导站活动时间基本集中安排在暑寒假,且中心辅导站安排的时间仅为数天;家庭辅导站受办站人年龄、身体、家庭等因素影响不稳定。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拓宽思路,创新理念,在经过反复调研和征求意见基础上于2017年7月下发了《关于做好校外教育辅导站“一站多点”办站模式试点工作的意见》,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区各镇(街道)关工委“党建带动关工委建设”和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每个镇(街道)至少选择一个村(社区)开展“一站多点”的试点工作。在村(社区)辖区范围内,以校外教育“普惠、高质、常态化”为目标,以中心辅导站为主阵地,以“多点”辅导站为辅阵地,统、分结合,站、点联动,开展校外教育辅导的办站新模式,旨在全面覆盖辖区范围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解决现有村(社区)中心辅导站和家庭辅导站各自为政的弊病,全面提升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的总体质量和办站水平。

  2018年,全区校外教育辅导站“一站多点”办站模式的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在各镇(街道)、试点村(社区)关工委的认真组织、精心实施下,该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一、试点村(社区)的校外教育辅导站数量有了明显增加,打破了原来的1个中心站,1-3个家庭辅导站的格局。据统计,12个试点村(社区)共新增辅导站点26个,一些中心站辐射不到的学生居住地在设置了辅导站点后,大部分原来游离于校外教育之外的学生,能方便、就近参与校外教育辅导活动,扩大了校外教育的施教覆盖面。如鹅湖镇的甘露社区利用拆迁安置小区的活动用房,锡北镇的新明村利用并村后空余的办公用房,分别设立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辅导站,作为村(社区)中心站的补充,填补了学生校外施教的空白点。

  二、试点村(社区)的校外教育辅导站办站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改变了原来的家庭辅导站小、陋、旧的面貌。各试点村(社区)对中心站电子阅览室的所有电脑进行了更新换代,同时在辅导站点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实行村(社区)统一规划、统一配置桌椅、统一氛围布置、统一添置教学用品,统一考虑站点经费补助。如云林街道的云扬社区、厚桥街道的新联村、羊尖镇的廊下村等在已确定的辅导站点建设中,做到了场地、辅导人员、软硬件设施、补贴(人员、租金、水电)和后勤保障5个落实。

  三、试点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员队伍组成明显优化,校外辅导课程明显拓展,增强了校外辅导站的吸引力。各试点村(社区))在校外教育辅导员队伍的组建上,不再局限于退休老教师,而是采取专兼结合、外引内联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五老”、在职教师、大学生村官、有特长人士、社会志愿者等,组建起一支素质较高、责任心强、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辅导教师队伍,有效地避免了以前那种家庭辅导站跟着老教师走,自生自灭的现象;同时在校外辅导课程的设置上,也改变了传统的看看书、补补课、做做作业的形式,而是呈现出多样化,德智体音美劳均有所涉及。如东北塘街道充分发挥办站规模较为完备,办站经验成熟深厚的大马巷村马荣良家庭辅导站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鼓励各个站点对标找差、见贤思齐,不断提高办站质量,培育了于宝良国际象棋、沈晓绘画等特色家庭辅导站;安镇街道锦安社区发动退休教师、有特长的小区业主、暑期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校外辅导活动,开展既有青少年学生参加,又有学生家长、小区居民参与;既有室内课程,又有户外体验;既有教师辅导,又有居民自发讲座的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深受青少年欢迎的教育活动;甘露社区采用“集中到站”、“送教到点”的形式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把社区辅导站德育教育工作延伸、拓展到社会教育培训点,消除了社会教育机构德育教育的盲点,提高了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覆盖面;新明村在每个自然村物色1-2名“五老”,组成村关心下一代信息员队伍,随时传递校外辅导信息、及时督促并护送学生参加校外辅导活动,同时要求每个自然村党小组定期组织该村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活动,拓展了校外教育的渠道;新联村发动党员组成精英讲师团,给全村的孩子讲历史、讲传统、讲改革开放,让党员陪伴青少年成长。

  四、试点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办站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活动的常态化得到落实,学生参与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各试点村(社区)在校外辅导活动时间安排方面,形成了“双休日定时抓,寒暑假集中抓”的常态机制,基本保证“一站”全年活动(包括电子阅览室活动)不少于15次,“多点”的每个点,全年活动不少于30次。去年暑假期间,各试点村(社区)以暑期校外教育“形成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无缝对接”为宗旨,努力做到让假期中的青少年离校不离教成为现实,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时间跨度较长的,学生感兴趣、愿参加的夏令营活动。

  五、一些现代化的网络教学手段已被逐步运用于校外教育之中。各试点村(社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学校、辅导站和学生家长之间建起了微信群,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把辅导站点的课程安排、活动计划、学生到课情况及表现等信息及时告知给家长,既便于家长督促孩子参加校外辅导活动。如锦安社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关工委”形式,大力加强线上平台建设,组建了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qq号和国学课堂、亲子教育等6个微信群,成员接近4000人。采用“线上互动、交流+线下执行、活动”的工作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校外辅导活动的“菜单式”服务和“项目化”管理。利用网络开展的校外教育辅导活动,有效地弥补了该社区辖区范围大、学生数量多、校外教育辅导站容量低、师资少的不足,激发了学生、家长参与的热情。

  校外教育辅导站“一站多点”试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中间环节多、难度大、要求细,我们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去年7月10日,我们在甘露社区召开了锡山区校外教育“一站多点”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前阶段工作探索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在会议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法。校外教育辅导站“一站多点”模式,把教育点建到自然村,建到居民小区,不受有无老教师的限制,且位置相对固定,使学生能就近、就便、就地参与校外教育辅导,使家长能放心让孩子参加校外教育活动,有效地扩大了活动覆盖面,提高了学生参与率。同时,站点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也显著提高了办站质量,增强了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提高了校外教育辅导站的生命力。去年底,经区关工委考核评估,锡北镇新明村、安镇街道锦安社区、厚桥街道新联村、鹅湖镇甘露社区、羊尖镇廊下村、东亭街道春星社区、东北塘街道东北塘社区和大马巷村、云林街道云扬社区等12个村(社区)都基本达到试点工作的基础指标。

  目前“一站多点”试点工作正在不断地探索、完善之中。我们要求试点村(社区)在评估总结基础上,继续对照“普惠、高质、常态”标准,继续完善方案,深入推进落实,力求全面达标,为全区面上推广示范领跑;择优排出一部分村(社区)为首批推广“一站多点”办站模式单位,制订方案,落实保障等前期工作,并着力组织推进;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氛围,做到党政组织给力,关工委组织着力,社会各方聚力。我们有信心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以主动作为、创新作为、奋力作为的姿态,把我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推上新的台阶。